其他
Netflix大胆,一部新剧惹怒英国王室
可能也只有这部剧,才能让英国王室,备感恼怒。
▲这是一段令人心碎的三角恋情。查尔斯王子曾追求卡米拉(右),但不了了之,卡米拉1973年嫁作他人妇。查尔斯王子也在1981年与戴安娜(左)举行世纪婚礼。婚后,查尔斯王子却仍旧与卡米拉保持密切联系。在一段未经授权的采访中,戴安娜说:“我的婚姻里容纳了三个人,这里有点过于拥挤。”
英国文化大臣奥利佛·道登担忧,“没有经历过这些历史事件的年轻观众,可能会把虚构当成事实”。
36岁的戴妃之死,又何止现在的观众不明白,恐怕在当年,也令人困惑。
在电视剧中将其剖开,英国王室感到压力也是必然。
这绝不仅仅因为她的美貌。而是没落贵族之家庭出身、美貌之外,戴安娜打破了人们对王室成员的刻板印象。
不像从未抱过自己小孩的女王,戴安娜即使出访澳大利亚也不顾王室反对,一刻不离年幼的王子。她在出访纽约时,专程探访贫民区医院,毫不犹豫地拥抱了艾滋病孤儿。
美国前总统比尔·克林顿曾经指出,在那个年代,很多人都还相信艾滋病透过轻微接触就能传染。戴安娜王妃却用行为告诉世界,艾滋病患者需要的不是隔离,而是热心和关爱。
戴安娜是世界的戴安娜,是“人民的王妃”(英国前首相托尼·布莱尔)。
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《王冠》系列剧集制作人彼得·摩根,而且也困扰着所有曾经为王妃的命运落泪的人。没有人能够相信,戴安娜竟然会离他们而去。
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几乎所有观看《王冠4》的人都把发生在1997年8月31日的车祸当作起点,回看戴安娜的一生。无论运用怎样的影像表达方式,《王冠4》都注定是一部倒叙的影片。
对于戴安娜的死,人们曾经从各种方面寻找原因。
狗仔队的穷追不舍、司机的酒驾、查尔斯的不忠、王室的冷漠,乃至有阴谋论色彩的暗杀指控……每个推理似乎都有几分道理,却又不足以说明问题。
▲ 戴安娜王妃去世20周年忌日悼念现场
除了这起意外确实发生了,还有什么是真实的呢?
既然人们永远不会对“谁杀死了戴安娜”有所共识,这部剧集也不会被轻易当作现实,而只能是以虚构的形式,给出答案的尝试。
这是精心设计的“偶遇”。
一方面,剧中的戴安娜为了见到查尔斯预谋已久,另一方面,这部剧也有意营造出神秘而又宿命感的氛围。戴安娜与查尔斯的每一句台词似乎都暗示着后来人所共知的悲剧。
戴安娜为她的唐突抱歉:“他们禁止我露面,但我只有从这儿走,才能进到那个房间。”
查尔斯有些好奇,夸赞了戴安娜的戏服。戴安娜请求查尔斯不要告诉莎拉见过她,因为莎拉不想让戴安娜吓跑查尔斯,“我现在可是一棵疯狂的树”。查尔斯当即答应,但一见到莎拉就忘记了承诺,告诉她见过戴安娜——“她只是经过”。
诚然,即使戴安娜此后与查尔斯结婚,她似乎也只是查尔斯生命中的过客。
查尔斯迎娶年仅20岁的戴安娜,完全是因为按照王室的标准,她是最理想的王妃。
查尔斯此后对戴安娜许下的很多诺言也都没有兑现。
王室曾经阻挠了查尔斯与卡米拉的恋情,但是查尔斯却一直对卡米拉念念不忘。当戴安娜发现了查尔斯与卡米拉的关系,她愤怒地想要取消婚礼。查尔斯却向她承诺,他会终结与卡米拉的关系。
但是结婚后,查尔斯几乎每天都会跟卡米拉打电话,甚至常常通过电话抱怨戴安娜。打电话的情节虽然是夸大了的虚构,但不可否认,查尔斯的不忠是戴安娜精神压力的重要来源。
戴安娜不断进食想要缓解压力,每次都吃到呕吐不止,脸色一天天憔悴下去。
这些场景是这部剧最受争议的部分,制作方不得不在影片开头加上字幕,提醒大家会有让人感到不适的镜头。饱受暴食症折磨的戴安娜不正是一颗“疯狂的树”吗?
我们甚至不难看出这部剧对查尔斯也抱着“理解”和同情的态度。
2006年上映的电影《女王》也是由彼得·摩根编剧。《女王》中的查尔斯面对戴安娜的死在民众中引发的情绪,表现得像一个投机分子,为了不引火烧身而全力讨好媒体和民众。
但是在《王冠4》中,查尔斯却被塑造成一个略带伤感的悲剧性人物。
他不是母亲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最喜欢的儿子,他柔弱的性格也让父亲菲利普亲王不甚满意。
查尔斯长大以后也被王室的种种要求所限制,他与卡米拉的恋情也被迫中止。
这使得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戴安娜之死归因于查尔斯的薄情。因为两人不幸的婚姻是整个王室家族悲剧的缩影。
政府几度换届,首相来来去去,只有伊丽莎白二世在王位上慢慢老去。
彼得·摩根一直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王室家族。这种批判态度让摩根并不拘泥于历史细节的考据,反而设计很多戏剧化的场景,让潜藏在人物内心和人物之间的矛盾得以爆发。
每一位成员在出生之时几乎就已经注定了,他或她此生可以做和不可以做,以及必须要做之事。
但是,王室成员也是人,有着自己的野心和欲望。他们的野心和欲望又往往与作为王室成员的义务和禁忌相冲突。只不过,王室长久以来承袭的宫廷礼仪、优雅谈吐、贵族游戏编织成一袭华美的袍,包裹住个人的愤怒、挫折、孤寂与落寞。
当像戴安娜或撒切尔夫人这样的“外来者”闯入,王室成员转而嘲笑“外来者”的无所适从,不懂规矩,甚至还有不懂玩乐。
撒切尔夫人刚刚出任首相,王室按照惯例邀请她去巴尔莫勒尔城堡度假。撒切尔夫人完全无法融入王室成员的餐桌闲谈和餐后游戏,还在王室成员都换上猎装准备打猎时,身着套装出现在大家面前。
王室成员对撒切尔夫人的笨拙讥笑不已。
撒切尔夫人则感受到这帮人“不精致,没教养,不高雅,与理想不沾边”,提早离开了巴尔莫勒尔城堡。
由此观之,正是这些“外来者”,最能强烈感受到王室光鲜外表下的“不堪入目”。
在查尔斯与戴安娜宣布订婚前夕,王室安排戴安娜入住白金汉宫。当王室成员在大厅围成一圈,与玛格丽特公主一起嘲笑菲律宾“铁蝴蝶”伊梅尔达·马科斯的英语口音。这时,戴安娜走了进来,打断了玛格丽特公主的笑话。
显然,戴安娜还不熟悉问候的顺序和称呼。她在王室成员围成的圆圈中无所适从,错误连连,频频被纠正。
镜头围着这个圆圈旋转,圆心是惊慌失措的戴安娜,四周传来阵阵讪笑。
戴安娜望向查尔斯,流露出求救的目光,可是查尔斯也跟着其他人笑个不停——何等令人绝望。
▲《王冠4》片段
这一幕再好不过地诠释了剧名“王冠”的意涵。
王室成员围成的圆圈怎么不让人联想到圆形的王冠?
王冠是至高无上的地位的象征,与此同时,也是困兽的牢笼。
这个牢笼中的囚徒不只有戴安娜,还有全部的王室成员。
在上一幕,每个人都在牢笼中受苦,而到了下一幕,他们又变成了其他人痛苦的来源。
彼得·摩根既同情这些人的苦难,也毫不留情地揭露他们的虚伪。
在英国,王权至上的时代已经过去。议会民主时代的王室仍是权力的来源,但也仅仅只是象征意义上的。王权需要在政府、民众和媒体的夹缝中生存。
《王冠》系列剧却表明,被剥夺了行使权力的能力的王室,依然有毁灭人的力量。为了守护王冠,可以牺牲王宫大门内的任何人。
宫廷新闻秘书听从女王指示,向媒体透露女王与首相不和的消息。女王的冲动之举几乎引发宪政危机,新闻秘书就成了替罪羔羊,被迫单独承担泄露消息的责任,引咎辞职;
为了避免外人质疑王室血统的纯正,王室将患有智障和低能的亲戚秘密关押在偏远的疗养院,对外宣称她们已经去世。玛格丽特公主在发现真相时也震惊不已;
戴安娜也不例外。
戴安娜用亲民的形象挽回了王室的民心,王室成员非但不感激,反而忌惮她的影响力盖过查尔斯,盖过女王。
王室对查尔斯与卡米拉的关系视而不见,却一点都不宽容戴安娜的私生活。最终,戴安娜在疯狂中慢慢走向毁灭。
自由不羁的戴安娜,与阴冷僵化的白金汉宫之间的冲突,折射了所有王室成员内心的冲突。
在另一间昏暗的房间准备出门的玛格丽特公主,也一定会想起屈居女王之下的无奈和婚姻生活的痛苦吧?
在戴安娜最痛苦的时候,没有人想要同情她。女王虽然一再强调戴安娜“太年轻了”,却将辅导戴安娜宫廷礼仪的任务推给了她的外婆。
戴安娜走投无路之时强行拥抱了女王,女王却只是感到“恶心”。
在戴安娜出访澳大利亚,履行王室责任之时,不仅查尔斯感到自己的风头被抢,恼羞成怒,妹妹安妮也在女王面前嘲讽戴安娜的“美丽、魅力和母性”。
王室家族不仅没有给戴安娜任何温暖,反而雪上加霜,让戴安娜饱受精神折磨。
在《王冠4》的最后一幕,王室家族聚在一起拍摄全家福,所有人都谈笑风生,只有角落里的戴安娜紧锁眉头,眼噙泪水。
谁杀死了戴安娜?
对于这个问题,彼得·摩根想要在王室内部寻找答案。
《王冠》还没有发展到戴安娜与查尔斯离婚后的生活,我们还不知道王室是否是戴安娜之死的重要原因,但几乎可以肯定,戴安娜是被王室逼疯的。
王冠固然光辉荣耀,却也布满了细细的裂痕。
但这并不表示摩根认为王室不再有存在的必要。
事实上,《王冠》是一曲英国王室的哀歌,既无情揭露了王室的积弊,也不吝赞美王室象征的稳定。“揭露”之处固然有所虚构,“赞美”之处同样也不惜创造。
1982年,一名普通的英国人迈克尔·费根闯进白金汉宫、溜进伊丽莎白女王的房间,成为王室史上最大的安全疏失。在剧中,女王面对闯入者镇定自若,倾听费根讲述撒切尔夫人治下社会底层的艰辛。实际上,根据费根的回忆,女王并未与他交谈,而是“光着小脚丫跑出房间”。
不过,现实中的王室却并不领情。
王室不只是害怕被人揭发或捏造一两桩丑闻。他们根本不想任何王宫内的事情通过影像传送到不可胜数的屏幕。
在上一部《王冠3》中,菲利普亲王找来英国广播公司为王室拍摄纪录片,记录“真实”的宫廷日常。最后,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不仅拒绝了这部纪录片的重播,也拒绝了其他家广播公司的拍摄请求。
或许女王也知道,王冠的“灵光”来源于它的距离感与神秘感。只有在对它一无所知的时候,我们才会对它顶礼膜拜。
Modified on